闭眼但不戴手套系鞋带 VS 睁眼但戴厚手套系鞋带,哪个用时更长?
 实验结果几乎一定是“戴厚手套”那一组用时更长,平均会长 30%–100% 甚至更多。这说明:触觉被“剥夺”后,即使眼睛看得再清楚,手指也无法精准感知鞋带的位置、摩擦和松紧;视觉信息只能在“知道该往哪儿看”层面帮忙,却无法替代指尖的力觉/滑觉反馈去完成“捏、勾、拉”这类精细动作。2. 由此能得出什么结论?
 结论:对人手来说,触觉反馈是完成精细操作的关键通道,视觉只能做辅助,无法完全补偿触觉缺失。3. 如果机器人手上没有触觉传感器,它还能做很精细的活吗?
 目前纯靠视觉的机器人最多做到“毫米级”粗略定位,想完成“穿针、系鞋带、插 IC”这类“亚毫米甚至 0.1 毫米”级操作,就必须有触觉(力/滑/压/振)反馈,否则会出现“看着到位置了,其实没捏稳”或“一拉就断”的情况。因此“基本做不了真正精细的活”。4. 你觉得触觉反馈对人手重要吗?
 非常重要。日常中我们拧瓶盖、掏钥匙、打字、玩手机,都实时依赖指尖的压觉和滑觉来微调力度;失去触觉(如手麻)时,哪怕眼看着物体也极易掉落或捏碎。5. 视觉能否补足触觉缺失?
 只能做“宏观”补偿,例如远距离导航、避障;一旦任务进入“指尖世界”,视觉的分辨率、延迟和遮挡问题就暴露无遗,无法替代触觉。6. 对机器人技术发展的感受
 2015 年最先进的人形机器人连站稳都困难,短短十年就能以 4 分 23 秒/公里的配速跑完 1500 米,说明“动力、控制、算法”正呈指数级进步。若再把“人工触觉皮肤+指尖多维力传感器”与这些高速控制算法结合,下一代机器人不仅能跑,还能在奔跑中完成系鞋带、插钥匙等精细动作,这是值得期待的突破方向。

你还没有登录,请先登录注册
  •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