1. 不同表面滑动时,z轴加速度曲线有何不同?

在光滑的玻璃或金属表面,z轴曲线起伏小、峰值低,整体接近一条平直基线;在粗糙的木质桌面或带纹理的塑料壳上,曲线会出现密集、幅度更大的“毛刺”状波动,峰值可高出2–5倍。

2. 哪种情况下波动最剧烈?

当手机放在“颗粒感明显、摩擦系数高”的粗糙表面(例如砂纸、亚麻布、水泥地)上滑动时,z轴加速度波动最剧烈,峰-峰值最大,频率也最高。

3. 这能联想到人手指如何分辨光滑/粗糙吗?

人的指尖皮肤里密布迈斯纳小体、环层小体等机械感受器。滑动时,粗糙表面会让皮肤产生高频微振动,这些振动被帕西尼氏小体快速捕获,大脑据此判断“粗糙”;光滑表面振动弱,大脑就解读为“光滑”。手机加速度计捕捉到的z轴高频抖动,正是机器版的“触觉振动编码”。

4. 滑动速度加快,曲线会怎样?

速度越快,手机与表面微凸体撞击的频率升高,z轴曲线由“稀疏毛刺”变成“密集锯齿”,整体RMS值显着上升;但当速度过高、表面进入“动摩擦”饱和区后,波动幅度可能趋于稳定甚至略降,呈现“先增后平”的趋势。

你还没有登录,请先登录注册
  • 还没有人评论,欢迎说说您的想法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