要谈这个问题,首先你要分清美国初级教育系统中几种不同的学校。
1、普通公立学校 (Public School)
这种学校完全由本地学区的税收支持,资金来源单一,拿人钱就手短,所以对本地学区的责任更重。只要是在学区内的孩子,无论是购房的还是租房的,只要来报名上学,都必须接纳。
在生源上,完全取决于本地生源的质量,可想而知,在低收入水平的学区,这种学校在生源上就会落后一节。而由于本地房价肯定不高,所以资金上也受到限制,因为房产税是本地税收的大头,房价低了就弄不到钱。
由于生源质量不高,资金来源有限,普通公立学校在教学内容上也有限制,一般来说,必须结合本地社区现状来教学,而且不得不有所迁就,比如在某个西班牙裔扎堆的社区的公立小学,在一年级二年级甚至不得不使用西班牙语教学,三年级才开始教英语。这在其他课程上当然就要因此而做出让步。换句话说,这种学校就是保底教育优先,不过在好学区的话,这个底线也比较高,而在差学区,这个底就会确实比较低。如果家长希望让孩子上个好的公立学校,换个好学区的房子是最简单的方法,在美国只要是在学区内租房,有租约或者水电费账单,就可以送孩子入学了,不需要什么户口,居住地,父母工作地等杂七杂八的限制。在我居住过的四个州,好学区内的房子都并不难租到。
实在坚持不下去的公立学校,可以从联邦政府获得一定的补助金来协助学校的运作,但一般是补不了大窟窿的。
公立学校的好处和坏处都很明显,好处是能保证一个底线,让哪怕是贫困生也能接受一定程度的教育。坏处是学校的好坏完全根据学区划分,很难为那些身处底层的优秀生提供更高的上升空间。这也就产生了第二种学校
2、特许经营的公立学校(Charter School)
这种学校的产生源于大家对公立教育系统的不满
在比较差的学区,虽然有些孩子和家长满足于现状——大学上不上不打紧,当个汽修工也挺赚钱。但其实也有很多有上进心的好孩子和家长想把孩子送进大学,以后当个医生什么的,但由于一时经济上没有条件,不能搬到好学区,孩子就被耽误了。
于是就有一批人提出,政府无能,机构僵化,不能因材施教。收了税金都打了水漂,不如把钱给我们,我们来搞更有水平的教学。经过一番挣扎,政府终于妥协。
Charter School的资金来源主要还是来自于税收,每收一个学生,政府都会把相应的资金拨款给学校,另外,学校本身也可以开源节流:向外界要求募捐助学,并削减一些在公立学校必须提供的福利性质的支出,比如校车,而把钱用到刀刃上——教师质量。一般来说,Charter School的教师质量会比普通公立学校高一个层次。
在招生上,Charter School的生源也并不局限于所在的学区,一般来说,邻近学区的孩子均可报名入学。如果报名人数过多,就抽签决定谁能入学,抽签也没抽到的,还可以列入等待名单,一旦有了空位,就先排者先得。
Charter School在教学上有很大的自主权,有些强调数理化特色的Charter School在学前班就开始教比较复杂的数学,而高中时期必须完成一定的AP(大学预科)课程才能毕业。虽然没有明文规定,但依然有一定的淘汰机制在起作用——比如相对普通公立学校繁重的多的家庭作业,更长的教学时间,比如要求家长密切参与学生的学习情况,还有定期的考试评分制度,其严格程度甚至不亚于一些国内的重点学校——所以有些坚持不下来的学生也就转回所在学区的公立学校,空出位置来给那些等待入学的孩子,但能一直坚持下来的,就会得到比在原有公立学校更好的教育,更大的上升空间。
Charter School出现于上世纪90年代初,现在已经发展到全美各地,2014年的时候估计有6400所,而且还在高速发展中。
3、私立学校(Private school)
私立学校的资金基本上靠自筹,来源是学生学费和社会捐助。
私立学校的招生完全自己做主,想要谁就要谁。只要校方有能力,搞的多高大上都行。教师质量也是水涨船高,只要有钱,教师阵容可以非常强大。
私立学校在教学上完全自主,可以非常有特色,有针对性。比如一些私立的艺术类高中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并非所有的私立学校都是针对富裕阶层,比如某些天主教会旗下的学校,家长送孩子去只是为了让孩子从小在天主教的氛围里成长——但不能强制学生信教。这种学校的学费并不高,但可能会有些别的特殊要求。
4、家庭学校(Home school)
家长自己,或者几个家长合伙自己教孩子。资金自筹,课程自定。但很多家庭学校用的是普通教材,同时让孩子参加公立学校的考试和课余活动。
随着在线教育的发展,Home School也在增长,2011年有3%的,5-17岁年龄段孩子在Home School接受初级教育。
不管你上的是什么学校,都可以参加统一的大学入学分数测试,也就是SAT。由于美国大学录取并非只以SAT分数论英雄,所以家长在选择教育形式的时候也很自由,完全可以参照家庭,社区,孩子和发展愿景的具体情况而选择,这不是一个“非此即彼”的选择过程。
所以“是否有择校费”这个问题实在太中国化了,学校的体制区别这么大,是很难类比的。
美国这边,虽然没有择校费,但是有房产税。房产税在我住的这个小区大概有3点几,意思是每年的税要缴房价的3%多,50万的房每年要交一万五的税。这个钱的一部分就是用来维持当地义务教育的。
美国孩子不论你是不是非法移民 只要在美国生活,12年免费的公立学校教育是可以保证的 但是同样是公立学校 评分从1-10(满分) 教学质量是不一样的。